2012年1月10日星期二

《韓視新聞》

辛苦排出來的12版,最終在沒有任何知會的情況下,被削減至8版——就連那份拿來為自己歌功頌德的《金帆獎特輯》,也有10版之厚。

美伊辛苦設計出來的封面被撤走,取而代之的竟是我排的《畢業典禮專題》(“畢業典禮”這樣的小新聞,憑什麼放上封面!);我最為驕傲的專訪,排了兩天之久的《愛國專題》(光是背景,我就用photoshop修了2個小時),從A3版的版位上消失得無影無踪;最具學術價值的,也是我排的《潮學專題》,同樣地被踐踏在那些“獨裁者”的腳下。

第一時間想到要打給美伊。美伊聞訊,即回道:“如果無法遵守編輯自主的約定,當時就不要跟我大聲小聲!”


是的,當時他們正是這樣告訴我們的——放手由我們去做。很可惜,他們又食言了。沒錯,是“又”。

在我踏入這間學院,開始懂得《韓視新聞》的運作之後,這些干預屢見不鮮。很可惜,我的學長們,不曾有任何的反彈。他們不曾把它看作屬於自己的創作,更別說把它看作自己的心血。對他們而言,它僅僅是能夠為他們拿到十分的功課,一份收穫遠低於付出的壓力來源——“上面的要干預,隨他們的便,能夠交差就好”。

“干預”,就這樣成了一份傳統,一種習慣地保留了下來,延續在我們的身上。我們沒有坐以待斃。

我們不曾做過什麼轟轟烈烈的行動抗議降臨在我們身上的不公,但至少我們不曾保持沉默。每一次的干預,我們都會向老師吵,哪怕這樣弱小的聲音,不曾從老師那裡傳達到所謂“上面的人”的耳裡。我們很消極,但在韓江這個毫無知覺的學院裡,我們的自覺,還是值得我們為自己驕傲一輩子。

唯一的遺憾,是我們不曾以更激進的方式,表達我們的不滿。我想,這和我們有限的知識與思考能力息息相關——我們憑什麼要求“不干預”(在這裡,不受干預並非編輯原來該有的權利)?我們要如何界定來自上面的干預,是屬於“教學必要”,還是“侵蝕編輯自主”?畢竟我們還在學習的階段,而“上面的人”包括我們的老師和一些有經驗的記者。我們的愚昧,或許正是韓江想要的。

運動圈的朋友曾建議我辦替代媒體。我曾為此苦惱過一段日子。誰願意受訪?谁愿意讓自己的名字,自己的樣子,出現在一個打從一開始,即和校內權威對著幹的廢紙上?把自己所見寫成評論派發出去嗎?很多事你是不該知道的,你的消息源都是隱性的,毫無根據。我當時終究是個新聞工作者,不是運動份子。所有的建議和幫助,心領了,在此謝過。

第14期編委會
社長:拿督謝詩堅博士
總編輯:李會春
顧問老師:郭碧容
主編:陳泓凱
副主編:陳美伊
編輯:李瑋筠
文書:陳鈺琳
採訪主任:陳泓凱
攝影主任:陳泓凱
發行:陳志忠,黎靜儀

我為編委會名單的主編欄上寫著我的名字而感到蒙羞。眼淚,聚在眼眶裡,不往外流了。心淡。